蓝胸鹑(学名:Coturnix chinensis)是雉科鹑属的鸟类,体形小于普通鹌鹑,全长12厘米,体重35-48克。在羽色上,雌雄差异很大;雄鸟羽色十分鲜明显耀,喉部中央具一大型黑斑,围以白色;胸部蓝色;腰部至尾下覆羽栗紫色;雌鸟羽色与普通鹌鹑近似。栖息于平原以及低山地带,常栖息在河边的草地和沼泽的高芦苇内,也在灌丛、竹林的边缘成小群游荡。飞翔快速,沿着直线低飞。以谷粒、草籽、昆虫、蜘蛛等为食。分布于中国云南东南部、广西、广东、福建和台湾等地。从印度至菲律宾,南达印度尼西亚,直至澳大利亚。
中文学名蓝胸鹌鹑 拉丁学名Coturnix chinensis 别 称亚洲蓝鹌鹑、桂花雀、小鹌鹑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鸡形目 科雉科 属鹑属 种蓝胸鹌鹑 亚 种10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66 英文名称Blue-breasted Quail 英文名称King Quail 英文名称Asian Blue Quail 目录1 外形特征 2 栖息环境 3 生活习性 4 分布范围 ▪ 世界分布 ▪ 中国分布 5 繁殖方式 6 亚种分化 7 种群现状 8 保护级别 9 经济价值 10 人工养殖 外形特征
?编辑 雄鸟:头
蓝胸鹑 (16张)
顶以至后颈上部暗棕褐色,羽基黑褐色;头顶中央具浅黄色纵纹;额、眼先、眼纹及颈侧均蓝灰色;眼先下有一白纹,后伸至眼;颊纹黑色;在此纹下的颊部白色;后颈下部、肩和背等均暗棕褐色,杂以黑色虫蠹斑及较粗的横斑,背羽常具浅黄近白的羽干纹;尾上覆羽及内侧次级飞羽亦栗褐,杂以黑褐色细斑;大覆羽及内侧次级飞羽的羽端并缀有赤栗色;初级覆羽以及外侧所有飞羽均黄褐色,无斑;尾赤栗色。颏和喉黑色,由其后侧角向上伸出一条黑纹连到耳羽;前颈白色,后围以黑色窄缘;胸部蓝灰色,在中央有赤栗色混入;两胁蓝灰色,稍杂以赤栗色;腹部以至尾下覆羽均为赤栗色;腋羽中等长,略显银灰白色,羽端红色。[1] 雌鸟:羽色与鹌鹑近似。头顶黑褐色,但范围窄,羽缘黄褐;头顶中央贯以浅黄色纵纹。上背暗棕褐色,具白色羽干纹,羽端具黑斑;下背、肩、腰和尾上覆羽均黑褐色,杂以浅棕褐色横斑,并具宽阔的浅黄色羽干纹。翅上内侧覆羽大都棕褐,杂以黑色横斑,外侧覆羽和飞羽暗褐无斑,最外侧初级飞羽狭缘以白色。头和颈的内侧黄褐;颏及喉的上部白色,杂以黄褐色,喉的下部浅黄褐色;胸部和两胁黄褐色,具黑褐色细横斑,这与鹌鹑具黑褐色纵纹的情况显然有别。腹淡黄色;围肛羽白色微黄,羽基暗灰褐色;尾下覆羽黄褐色,具黑褐色横斑。[1] 虹膜朱红到深红色(♂)或褐色(♀));嘴黑色,边缘淡黑色;跗蹠和脚趾鲜黄色;爪鲜褐色。[1] 大小量度:体长120-140mm;嘴峰:9-11mm;翅:65-78mm;尾20-25mm;跗蹠:20-24mm。(注:雄性-♂;雌性-♀)[1] 蓝胸鹑(雄) 蓝胸鹑(雌)
(注:蓝胸鹑图册网址[2] )
栖息环境
?编辑 栖息于平原以及低山地带,河边的草地和沼泽的高芦苇内,平原或山地的河沟水域边缘的草丛中,亦常见于竹林和稀疏的矮树丛中。也在灌丛、竹林的边缘成小群游荡。罕见于中国南部及东部低海拔的草地、灌木丛及稻田。[1] 生活习性
?编辑 为留鸟或夏候鸟。晨昏时出没于空旷地觅食谷粒、草籽等,也吃昆虫、蜘蛛,嗜食白蚁。飞翔快速,沿着直线低飞。以谷粒、草籽、昆虫、蜘蛛等为食。叫声为悦耳的的双哨音ti-yu, ti-yu声。[1] 分布范围
?编辑 世界分布
蓝胸鹑分布图 分布于安哥拉、澳大利亚、汶莱、布基纳法索、布隆迪、柬埔寨、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中国、刚果、科特迪瓦、加蓬、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印度、印度尼西亚、肯尼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利比里亚、马拉维、马来西亚、莫桑比克、缅甸、尼泊尔、尼日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卢旺达、塞拉利昂、新加坡、南非、南苏丹、斯里兰卡、苏丹、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泰国、东帝汶、多哥、乌干达、越南、赞比亚、津巴布韦。[4]
引入:关岛。旅鸟:埃塞俄比亚、马里。[4]
中国分布
中国自西向东见于云南的新平、富宁、绿春、元阳、金平,贵州的平塘,广西的北海、合浦、贵港、百色,广东的广州,海南,福建的邵武、武夷山和台湾的山地,此外在山东威海也有报道。[1] 繁殖方式
?编辑 蓝胸鹑繁殖于6-8月,营巢于平原、低山丘陵和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地。巢多置于地面天然凹坑内。每窝产卵4-8枚,卵的颜色为淡橄榄褐色或淡黄色,有时有细而稀疏的暗色斑点。大小为22.9-27.7×17.3-20.4毫米。孵化期为1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