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鸡(学名:Alectoris chukar)是中型雉类,共有14个亚种,体长27~37厘米,体重440~580克,比山鹑稍大一些。两胁具显著的黑色和栗色斑。第1枚初级飞羽介于第5和第6枚飞羽之间,或于第6枚初级飞羽等长;第3枚初级飞羽常是最长的。尾圆;尾长约为翅长的2/3;尾羽14枚。雄者具微小的瘤状距,嘴和足红色。雌雄在羽色上一样,仅在大小上有些不同。嘴、脚珊瑚红色。虹膜栗褐色。眼的上方有一条宽宽的白纹。围绕头侧和黄棕色的喉部有完整的黑色环带。上体紫棕褐色,胸部灰色,腹部棕黄色,两胁各具十余条黑、栗色并列的横斑。栖息于低山丘陵地带的岩石坡和沙石坡上,以及平原、草原、荒漠等地区。性喜集群。以草本植物和灌木的嫩芽、嫩叶、浆果、种子、苔藓、地衣和昆虫为食。分布于欧洲、西伯利亚、阿富汗、伊拉克、伊朗以及中国。是巴基斯坦的国鸟。
中文学名石鸡 拉丁学名Alectoris chukar 别 称朵拉鸡、红腿鸡、嘎嘎鸡、美国鹧鸪 二名法Alectoris chukar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鸡形目 科雉科 族鹑族 属石鸡属 种石鸡 亚 种14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Gray, 1830 英文名称Chuckar 英文名称Chukar 英文名称Chukar Partridge 目录1 外形特征 2 栖息环境 3 生活习性 4 分布范围 5 繁殖方式 6 亚种分化 7 种群现状 8 保护级别 9 人工养殖 ▪ 营养价值 ▪ 经济效益 ▪ 养殖方法 ▪ 饲料配置 外形特征
?编辑 石鸡 (53张)
石鸡头顶至后颈红褐色,额部较灰,头顶两侧亦沾浅灰色,眼上眉纹白色沾棕。有一宽的黑带从额基开始经过眼到后枕,然后沿颈侧而下,横跨下喉,形成一个围绕喉部的完整黑圈;眼先、两颊和喉皮黄白色、黄棕色至深棕色,随亚种而不同;耳羽栗褐色,后颈两侧灰橄榄色,上背紫棕褐色或棕红色,并延至内侧肩羽和胸侧;外侧肩羽肉桂色,羽片中央蓝灰色;下背、腰、尾上覆羽和中央尾羽灰橄榄色;外侧尾羽栗棕色,翅上羽和内侧飞羽与上背相似,初级飞羽浅黑褐色,羽轴浅棕色,外翈近末端处有棕色条纹或皮黄白色羽缘;外侧次级飞羽外翈近末端处亦有一浅棕色宽缘;三级飞羽外翈略带肉桂色。颏黑色,下颌后端两侧各具一簇黑羽;上胸灰色,微沾棕褐色;下胸深棕色,腹浅棕色;尾下覆羽亦为深棕色;两胁浅棕色或皮黄色,具10多条黑色和栗色并列的横斑。 虹膜栗褐色,嘴和眼周裸出部以及脚、趾均为珊瑚红色、爪乌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450-580g,♀440g;体长♂292-370mm,♀270-362mm;嘴峰♂18-23mm,♀17-22mm;翅♂140-168mm,♀141-153mm;尾♂83-110mm,♀82-108mm;跗蹠♂37-47mm,♀37-43mm。[1] (注:♂雄性;♀雌性)
注:石鸡图册网址[2]
栖息环境
?编辑 栖息于低山丘陵地带的岩石坡和沙石坡上,很少见于空旷的原野,更不见于森林地带。[1] 生活习性
?编辑 留鸟。白天活动,性喜集群,有时白天成群窜到靠近山坡的农田地中觅食,遇惊后径直地朝山上迅速奔跑。紧急情况下亦飞翔,飞翔能力强且迅速,但飞不多远即落入草丛或灌丛中。清晨和黄昏时,雄鸡常站在光裸的岩石上或高处引颈高声鸣叫,似‘嘎嘎嘎……’或 ‘嘎拉,嘎拉’声,故当地群众称之为‘嘎嘎鸡’。开始鸣叫时比较缓慢,以后逐渐加快,并重复多次。
主要以草本植物和灌木的嫩芽、嫩叶、浆果、种子、苔藓、地衣和昆虫为食,也常到附近农地取食谷物。[1] 分布范围
?编辑 石鸡分布图 分布于阿富汗,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保加利亚,中国,塞浦路斯,埃及,格鲁吉亚,希腊,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以色列,约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黎巴嫩,蒙古,尼泊尔,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俄罗斯联邦,沙特阿拉伯,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乌兹别克斯坦。
引进:巴林,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马其顿,新西兰,挪威,葡萄牙,圣赫勒拿岛,阿森松岛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南非,西班牙,美国(夏威夷)。
繁殖方式
?编辑 繁殖期4月末至6月中旬。4月中下旬即开始发情,期间天刚亮即开始鸣叫,偶尔亦出现雄鸡间的争偶斗争。通常营巢于石堆处或山坡灌丛与草丛中,也有营巢于悬岩基部、山边石板下或山和沟谷间的灌丛与草丛中。巢极简陋,也甚隐蔽,主要为地面的凹坑,内垫以枯草即成。每窝产卵7~17枚,偶尔有多至20枚的。5月初开始产卵,1天1枚,雌鸟产完卵后,常不声不响地从山沟飞出,转到雄鸟近旁,然后与雄鸡相对‘嘎嘎’地叫个不停。卵棕白色或皮黄色、具暗红色大小不等的斑点,卵的大小为38.6-42.5mm×28.3-31mm,平均39.5mm×30.6mm,重19-20g。雏鸟早成性,孵出后不久即能跟随亲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