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头麦鸡(学名:Vanellus cinereus)是鸻科、麦鸡属下的中型水鸟。中型水边鸟类,头、颈、胸灰色。下胸具黑色横带,其余下体白色,背茶褐色,尾上覆羽和尾白色,尾具黑色端斑。嘴黄色,先端黑色,脚较细长,亦为黄色。飞翔时除翼尖和尾端黑色外,翅下和从胸至尾全为白色,翅上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黑白分明。
灰头麦鸡活动于近水的开阔地带,飞行速度较慢,以蚯蚓、昆虫、螺类等为食。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中南半岛,太平洋诸岛屿。中国繁殖于东北地区以及江苏、福建一带,越冬于广东和云南等地。保护等级为低危。
(概述图参考资料: [1] )
中文学名 灰头麦鸡 拉丁学名Vanellus cinereus 界 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鸻形目 科鸻科 属麦鸡属 种 灰头麦鸡 亚 种 无 分布区域 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中南半岛,太平洋诸岛屿 命名者及年代 Blyth,1842
目录
1 形态特征
2 栖息环境
3 生活习性
4 分布范围
5 繁殖方式
6 亚种分化
7 种群现状
8 保护级别
形态特征编辑
夏羽头、颈、胸灰色,后颈缀有褐色,多呈淡灰褐色。背、两肩、腰、两翅小覆羽和三级飞羽淡褐色,具金属光泽,腰部两侧、尾上覆羽和尾羽白色。除最外侧一对尾羽全为白色,最外侧第二对尾羽具黑色羽端外,其余尾羽均具宽阔的黑色亚端斑和窄狭的白色端缘,尤以中央一对尾羽黑色次端斑最为宽阔。初级覆羽和初级飞羽黑色,内侧初级飞羽内嘲具白色羽缘,中覆羽、大覆羽和次级飞羽白色。胸灰褐色,其下紧连一黑色横带,其余下体白色。冬羽头、颈多褐色,颏、喉白色,黑色胸带部分不清晰。
幼鸟头、颈和胸褐色,喉白色,无黑色胸带。 虹膜红色,嘴黄色,尖端黑色,眼前肉垂和脚黄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雄鸟247-280mm,雌鸟236-413mm;体长:雄鸟320-350mm,雌鸟338-360mm。 [2] [3]
灰头麦鸡
灰头麦鸡
栖息环境编辑
灰头麦鸡栖息于平原草地、沼泽、湖畔、河边、水塘以及农田地带,有时也出现在低山丘陵地区溪流两岸的水稻和湿地上。 [3]
生活习性编辑
灰头麦鸡
灰头麦鸡(8张)
灰头麦鸡多成双或结小群活动于开阔的沼泽、水田、耕地、草地、河畔或山中池塘畔,迁飞时常10余只结群。特别是冬季,常集成数十至数百只的大群。
常在空中上下翻飞,飞行速度较慢,两翅迟缓地扇动,飞行高度亦不高。有时亦栖息于水边或草地上,当人接近时,伸颈注视,发现有危险则立即起飞。有时还和风头麦鸡一起活动。
主要啄食甲虫、蝗虫、蚱蜢、鞘翅目和直翅目昆虫,也吃水蛭、螺、蚯蚓、软体动物和植物叶及种子。 [3] [3-4]
分布范围编辑
俄罗斯、孟加拉、柬埔寨、印度、韩国、老挝、蒙古、缅甸、尼泊尔、菲律宾、越南。 [5]
中国则繁殖于黑龙江哈尔滨、齐齐哈尔、绥化、松花江、吉林白城、四平、长春和吉林等中西部地区,也见繁殖于内蒙古东部和辽宁西北部地区,偶见在南京地区繁殖;部分越冬于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和香港;迁徙经过辽宁西南部、河北、山东至长江中下游、云南、贵州、四川、香港和台湾。 [2]
灰头麦鸡分布图
灰头麦鸡分布图 [6]
繁殖方式编辑
灰头麦鸡
灰头麦鸡(20张)
灰头麦鸡的繁殖期是5-7月。一雄一雌制,成对营巢于苇塘和湖泊等水域附近草地上,也在田野和沼泽边的干地或盐碱地上营巢。通常置巢于开阔的裸地上,巢甚简陋,仅为一浅的凹坑,内无任何铺垫,或仅垫以苔草草茎和草叶。巢呈盘状,巢的大小为外径18-20cm,内径10-15cm,深1-4cm。每窝产卵4枚,卵为梨形或尖卵圆形,米灰色或黄绿色或土黄色、被有黑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32-34.2mm×41-46.2mm,重22-24g。卵在窝中常成尖端在内,钝端在外,尖端对尖端的十字形排列。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承担,孵化期27-30天。雏鸟早成性,孵出后的第二天即能行走。 [2]
亚种分化编辑
灰头麦鸡是单型种,无亚种分化。 [7]
种群现状编辑
灰头麦鸡种群状态与保护数量较少,不常见,已列入世界濒危鸟类名录N级,应注意保护。 [2]
保护级别编辑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8]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