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鹀(学名:Emberiza tristrami)属小型鸣禽,体长13-15cm。喙为圆锥形,与雀科的鸟类相比较为细弱,上下喙边缘不紧密切合而微向内弯,因而切合线中略有缝隙;雄鸟头黑色,中央冠纹、眉纹和一条宽阔的颚纹概为白色,在黑色的头部极为醒目。背、肩栗褐色具黑色纵纹,腰和尾上覆羽栗色或栗红色。颏、喉黑色,下喉白色,胸栗色,其余下体白色,两胁具栗色纵纹。雌鸟和雄鸟相似,但头不为黑色而为褐色,颏、喉白色,颚纹黑色。一般主食植物种子,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动,主要分布于俄罗斯,朝鲜和中国。
中文学名 白眉鹀 拉丁学名 Emberiza tristrami 别 称 白三道儿、五道眉、小白眉 界 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亚 目鹀科 属鹀属 种 白眉鹀 亚 种 无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 Swinhoe, 1870 英文名称 Tristram's Bunting
目录
1 外形特征
2 栖息环境
3 生活习性
4 分布范围
▪ 世界分布
▪ 中国分布
5 繁殖方式
6 亚种分化
7 种群现状
8 保护级别
外形特征编辑
白眉鹀
白眉鹀(40张)
白眉鹀雄鸟春羽整个头黑色,头顶中央有一显著的白色中央冠纹,眉纹白色长而显著,从嘴基直到颈侧,颚纹亦为白色长而宽阔并延伸至颈侧,后颈沾栗红色。背、肩栗褐色有时沾橄榄灰色、具显著的黑色中央纹,腰和尾上覆羽栗色或栗红色,有的具灰白色羽缘;翅上小覆羽灰色或灰褐色,中覆羽和大覆羽黑褐色具皮黄色或沙皮黄色羽缘,有的尖端棕白色或白色;飞羽褐色或黑褐色,外侧飞羽具窄的白色羽缘,内侧飞羽具红褐色或栗红色羽缘。尾羽黑褐色,中央一对尾羽具宽的栗红色或栗褐色羽缘,最外侧两对尾羽具长的楔状白斑。颏、喉黑色,下喉有一白斑,胸和两胁棕褐色或锈褐色、具深栗色或暗色纵纹,其余下体白色。冬羽头上白带沾皮黄色或棕色,颏、喉具宽的皮黄色或淡褐色尖端,使颏、喉部黑色常被掩盖。上体栗黄色羽缘亦较显著。 [1]
雌鸟和雄鸟基本相似,但头部黑色转为褐黑色或深褐色,中央冠纹、眉纹和颊纹多为污白色有时微沾黄褐色或棕色,颊纹下有黑色点斑组成的黑色颚纹,眼先、眼周皮黄色、耳羽 棕褐色或红褐色。颏、喉白色微沾黄褐色,喉侧具暗褐色条纹,下喉、胸和两胁较雄鸟淡、 呈锈褐色或淡栗色,具不明显的暗色纵纹,其余似雄鸟。 [1]
幼鸟和雌鸟相似,但较暗较褐。喉、胸、两胁具显著的暗色纵纹。 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褐色或角褐色,下嘴基部肉色或肉黄色,脚肉色。 [1]
较黄眉鹀少黄色眉纹,较田鹀少红色的颈背。与黄眉鹀的区别还在于尾色较淡,黄褐色较多,胸及两胁纵纹较少且喉色较深。 [1]
大小量度:体重♂14-19.8g,♀14.8-19g;体长♂132-156mm,♀130-152mm;嘴峰♂10-12mm,♀9-12mm;翅♂67-82mm,♀66-77mm;尾♂56-66mm,♀54-73mm;跗蹠♂18-22mm,♀17-21mm。(注:♂雄性;♀雌性) [1]
(注:白眉鹀图册网址 [2] )
栖息环境编辑
栖息于海拔700-1100米的低山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和阔叶林、林缘次生林、林间空地、溪流沿岸森林,尤以林下植物发达的针阔叶混交林中较常,不喜欢无林的开阔地带,尤喜在山溪沟谷、林缘、林间空地和林下灌丛或草丛活动。在迁徙途中或在越冬地也仍与针叶林联系密切,很少到农田。 [1]
生活习性编辑
白眉鹀单个或成对活动,仅在迁徙时集结成小群而从不集成大群;家族群时期也很短。性寂静而怯疑,一见有人走过时立刻起飞隐藏于较远的树间或草下。飞翔颇快而成直线。 [1]
平常很少鸣叫。繁殖期发出强烈鸣唱,尤以5月末6月初的鸣唱达到高峰;雄鸟于日出前到上午9—10时一直鸣叫不止。鸣叫时多在巢的周围林下层侧枝上,伸颈仰头,音似“zi—da—da—zi”。雌鸟仅发出呼唤声或惊叫声。 [1]
白眉鹀在树上也在地面活动,尤喜在风倒木处寻食。此鸟初到时和秋后的食物多半为动物质,小部分为草子和浆果;夏季差不多全是昆虫和昆虫幼虫,有的还有少数蠕虫和蜘株,但喂雏的食物绝大多数是鳞翅目幼虫,偶尔有螨类和浆果。 [1]
繁殖期间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善隐蔽,整天多数时候都躲藏在林下灌丛和草丛中活动和觅食,很少暴露在外,如遇惊扰,或在灌丛间低飞逃窜,或飞到附近树上,注视一会再飞走,飞行快而直。 [1]
分布范围编辑
世界分布
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老挝、缅甸、俄罗斯联邦、泰国、越南。 [3]
中国分布
白眉鹀分布图
白眉鹀分布图 [4]
分布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东北部、大兴安岭,黑龙江北部、小兴安岭东北部、佳木斯东部、完达山、牡丹江南部、帽儿山、哈尔滨、齐齐哈尔西部,吉林长白山东部、延边、通化南部、浑江、梅河口、吉林中部、长春、白城西部、四平西南部、辽源,辽宁桓仁东部、丹东、本溪、大连南部、金县、沈阳中部、朝阳西部、北镇,河北,北京,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湖北,一直往南到福建,广东,广西和香港,往西达四川东部、贵州和云南东南部。其中除大兴安岭东北、小兴安岭、完达山和长山一带为夏候鸟,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为冬候鸟外,其他地区多为旅鸟。 [1]
繁殖方式编辑
繁殖期5-7月。5月初至5月中旬,雄鸟站在树枝间不停地鸣叫,尤以早晨和上午最为频繁。5月中旬开始营巢,以林下灌丛和草丛尤其是溪边和沟谷附近的林下灌丛最容易被选择。1年繁殖1窝,也见繁殖2窝。巢呈碗状,外层用禾本科草叶、草茎构成,内层用细软的莎草科草茎、细草根、松针等材料构成,外层较松散,内层较紧密,有的还垫有少量兽毛。巢的大小为外径8.5-9.0cm×8.0-9.0cm,内径6.0-6.5cm×6.0-6.0cm,高5.2-7.0cm,深4-4.6cm。营巢由雌雄鸟共同承担,每个巢需5-7天完成。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最早在5月中旬即已开始产卵,大量在5月末至6月中旬,每窝产卵通常4-6枚,以5-6枚居多,卵灰色或浅蓝绿色,其上被有黑色或褐色片状、线状或点状斑纹,卵为椭圆形,大小为15-18mm×18-21mm,重2.0-2.2g。孵化期13-14天,留巢期11-12天。
亚种分化编辑
单一物种,无亚种。 [5]
种群现状编辑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3]
保护级别编辑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3]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