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鹇(xián)(学名:Lophura swinhoii)又名蓝腹鹇、台湾蓝腹鹇、华鸡,是一种大型雉类。雄鸟全长72~81公分,羽色深蓝,有白色短羽冠,上背、中央尾羽为银白色;肩羽暗紫红色;雌鸟体型较小,身长在55~60公分之间,羽色大致为灰褐色规则斑纹。
蓝鹇是台湾特有鸟种;栖息在海拔2000米以下中低海拔的阔叶林或混生林中,行动谨慎,常常悄然无声地活动,不易见到。以植物的果实、种子为食,也吃一些无脊椎动物。
外形特征编辑
蓝鹇
蓝鹇
雄鸟头颈黑色,羽冠白色,有时杂以黑斑;脸红色,额部肉冠和脸部肉垂亦为红色;后颈和颈侧蓝黑色,具金属光泽;上背白色,下背、腰及较短的尾上覆羽黑色,具金属鲜蓝色羽缘;肩赤红色;翅上覆羽及外侧次级飞羽黑色,具金属绿色羽缘;初级飞羽暗棕褐色,次级飞羽和覆羽黑褐色;尾羽中央一对白色,其余尾羽黑色,微缀蓝色,第二对尾羽内翈有时也为白色。下体黑褐色,胸及两胁具金属暗蓝色光泽。 雌鸟头顶至后颈红褐色,头上有一短的羽冠,亦为红褐色,各羽均杂有黑色细小虫蠹状斑和具棕黄色羽干纹;背、肩和翅上覆羽亦为红褐色,但羽中部黑色,且呈‘V’字斑纹;下背、腰和尾上覆羽黑色,密杂以皮黄色虫蠹状斑;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暗褐色,初级飞羽具棕色横斑,次级飞羽具淡褐色或皮黄色横斑;中央1对尾羽和尾上覆羽同色,但杂有黄色斑点。外侧7对尾羽暗栗色,微缀黑色。颏、喉淡褐色,胸红褐色,其余下体黄褐色,密被黑色‘V’字形斑和细小黑色虫蠹状斑。 嘴角色,脚和趾红色,雄鸟具距,颜色为角色。
体型: 体长♂790mm,♀505mm;嘴峰♂37mm,♀34mm;翅♂240-260mm,♀231-245mm;尾♂390-500mm,♀200-220mm;跗蹠♂90mm,♀75mm。[2]
(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编辑
栖息于海拔2700m以下的山地森林中,尤以茂密的原始阔叶林和成熟的次生阔叶林最为喜欢。常活动在山脊平缓、坡度在10°-60°,尤其在20°-30°之间、林下灌木发达而又不过于稠密的林下地上。[2]
分布范围编辑
蓝鹇分布图
蓝鹇分布图
全球仅台湾本岛山地有本物种分布。蓝鹇是台湾特有鸟种。[2]
(注:蓝鹇分布图来源[3] )
生活习性编辑
习性
蓝鹇
蓝鹇(22张)
常单独活动。通常5:00左右即开始活动,直到19:00左右停止,其中尤以晨、昏最为活跃,中午活动较差,晚上多栖息于树上。活动时常沿固定的路线进行,久而久之常常形成明显的“鸟径”。活动时常常昂首阔步,行动机警,受惊后迅速奔跑,羽冠耸立,尾羽微展,待跑到一定距离后再机警地观察动向,有时走走停停,四外观望。蓝鹇除善于在地面行走和奔跑外,也能飞翔和跳跃。跳跃时鼓动双翼作为辅助,但有时也不张翼。疾走时头前后晃动,尾略向下垂。通常无固有的领域和活动范围,亦无领域性行为,即使在繁殖期间亦如此。[2] 筑巢於大树的基部或是岩石底层缝隙之中。鸣声为深沈的「咯丶咯」声。
食性
杂食性。主要以植物的嫩叶、幼芽、花、茎、浆果、果实、种子以及根和苔藓为食。所吃植物种类据张万福(1993) 观察,达33种,其中较为喜吃的有清饭藤(Polygonum chinense)、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s)、悬钩子(Rubes dolichoeephalus)、小叶桑 (Morus anstralis)、水麻 (Debregeasia edule)、爱玉子(Ficus pumila)、台湾赤杨 (Alnus forrmosana)、戟叶蓼(Polygonum thunbergii)、肾蕨(Nephrolepis ouriculata)和朱砂根 (Ardisia crenata)。除植物性食物外,也吃蛴螬(Scarabaeidae spp.)、蝉的幼虫 (cicodidae spp.)、蚯蚓(Pheretima asiatica)、蚂蚁 (Formicidae spp.)、蝗虫(Aeridodae spp.)、蛙 (Rhacophoridae spp.)和丽纹石龙子(Eumeces eleguns)等动物性食物 (张万福 1993)。觅食活动主要在地面,常常快步行走,边走边啄食,即使在食物非常丰富的地方亦如此,显得很匆忙。觅食时或用脚爪刨开地面落叶和泥土再啄食,或用嘴直接啄食,除取食地面食物外,有时也通过伸颈或向上跳跃方式啄取灌木高处的浆果、嫩芽和昆虫。[2]
繁殖方式编辑
蓝鹇
蓝鹇
繁殖期2-7月。一雌一雄制,2月初即开始配对。
发情
发情时雄鸟额部肉冠和脸部肉垂膨胀通红,头顶白色羽冠耸立,颈羽蓬松,常常昂首挺胸,尾羽散开,两翅下垂,不断地围绕雌鸟缓慢地走动,同时边走边发出’pi. . . . Pi . . . pi. . . ’或’ sui. . . sui. . . sui’的叫声。有时两翅还上下伸展,也有的时候雄鸟站于突出处或小径空旷处伸展两翅,做快速而幅度较小的扇动,尾亦展开如扇。振翅后昂首引颈的发出’check. . . check . . . check’的连续叫声,声音短而急促,且较尖锐。雌鸟对雄鸟的求偶通常无特殊的行为表现,总是静静地站在雄鸟一侧观看,偶尔发出’ng. . . ng. . . ng. . . ’或’gu. . . gu. . . ’的呼应声。
营巢
通常营巢于1100-1500m的原始阔叶林中,偶尔也在混交林中营巢。一般置巢于隐蔽而阴暗的倒木下或岩石间。巢多利用地上凹坑或自己在地面挖一浅坑,内垫以干树叶、草茎、草根和羽毛即成,结构较为简陋,呈浅盆状,大小为直径26(24-28)cm,深7. 5(5-10)cm。
产卵
每窝产卵3-7枚,通常间隔2-4天产1枚卵,卵乳白色而微沾淡黄色,大小为51-55. 3mm×39. 4×43.3mm,平均53. 2mm×40.9mm,重41(39-43)g,孵化期27. 5(26-29)天(张万福1993)。[2]
亚种分化编辑
无亚种记录。
保护级别编辑
CITES濒危等级: 附录I 生效年代:1997年
IUCN濒危等级: 易危 生效年代:1996年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一级 生效年代:1989年[1]
种群保护编辑
蓝鹇
蓝鹇
蓝鹇平均种群密度为0. 13只/公顷,最高种群密度 (典型栖息地种群密度)为0. 18只/公顷。而适宜蓝鹇生存的栖息环境,在台湾已所剩无几,蓝鹇的生存,已受到了严重威胁。 蓝鹇在1862年被斯温侯发现时,在台湾曾有广泛的分布和较高的种群数量。当时整个台湾岛从近海平面到3000m左右的阔叶森林中皆有分布,但近几十年来,由于台湾经济的急速发展,人口的增加,大量森林被砍伐,土地被开垦,致使蓝鹇的栖息生存环境遭到很大破坏,分布区域越来越缩小,加之随着蓝鹇越来越珍贵,个人的收藏、捕捉和饲养也随之加剧,从而更加导致种群的减少。因此当前的首要问题是加强环境和种群的保护和管理。已列入世界濒危鸟类名录一级。[2]
濒危因素:主要威胁来自於猎捕压力。在若干保护区域内,有较多的族群生存着,但是在非保护区中,族群数量会因栖息地开发及人为猎捕压力而减少许多。
发现命名编辑
蓝鹇发现于1860年代,是19世纪博物学高速发展下的产物,它的发现者是博物学家、东方鸟类学研究的重量级人物、鸟类学家斯温侯。
1862年4月1日,斯温侯得到了一张被有蓝色羽毛的大型雉类的皮,因为天气炎热,猎人怕尸体腐烂,没有给他带回完整的个体。斯温侯意识到这可能是一种新发现的大型雉类,当地人称它为“Wa-koe”。此后他多次让猎人努力采集这种雉类的标本,他自己也经常蹲守在Wa-koe可能出没的树林,可惜最终也没有看到它。过些时日,斯温侯终于得到一只完整的雄性标本。同年的12月8日,猎人送来了一只活体的雄鸟,这只鸟的羽毛光鲜完整,斯温侯把这只雄鸟辗转香港、印度送回了伦敦放养。随后,斯温侯又陆续捕获了一些活体送回英国。他在寄给《Ibis》(英国鸟类家学会的会刊)的多封信中记述了蓝鹇在笼养状况下的繁殖和换羽等行为,这是蓝鹇的生物学和饲养研究中最早的资料。
1862年,斯温侯回伦敦养病时把在台湾采集到的一批珍贵标本交给英国著名鸟类画家古德。古德根据这些标本发表了16个新种,其中就有蓝鹇。为了纪念对蓝鹇发现的贡献,这种鸟以斯温侯来命名,即Lophura swinhoii(Swinhoe’s Pheasant)。斯温侯也因此开始享誉世界鸟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