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尾苦恶鸟(学名:Amaurornis bicolor)属于鹤形目秧鸡科的鸟类,是小型涉禽。嘴基稍隆起,但不形成额甲,嘴峰较趾骨为短;跗骨较中趾(连爪)为短;翅短圆,不善长距离飞行。善奔走,在芦苇或水草丛中潜行,亦稍能游泳,偶作短距离飞翔,以昆虫、小型水生动物以及植物种子为食。与红胸田鸡相似,但此鸟上体棕褐色,与头、颈及下体暗灰色形成鲜明对比,与红胸田鸡明显不同。尾黑色,腿和脚红色。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印度次大陆及中南半岛,中国的西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
中文学名黑尾苦恶鸟 拉丁学名Amaurornis bicolor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鹤形目 科秧鸡科 属苦恶鸟属 命名时间Walden, 1872 英文名称Black-tailed Crake 目录1 外形特征 ▪ 成鸟 ▪ 幼鸟 2 分布范围 3 生活习性 4 生长繁殖 5 迁徙特性 6 科属化分 外形特征
?编辑 黑尾苦恶鸟是小型涉禽
黑尾苦恶鸟 。与红胸田鸡相似,但此鸟上体棕褐色与头、颈及下体暗灰色形成鲜明对比,与红胸田鸡明显不同。尾黑色,腿和脚红色。[1]
成鸟
两性相似。额、头顶、枕、颈侧以及胸均暗石板灰色,后颈、背、翅覆羽和内侧次级飞羽亮棕褐色,初级飞羽和外侧次级飞羽暗褐色。腰暗灰褐色,尾黑褐色。颏、喉棕白色,腹暗灰褐色,具暗橄榄褐色横斑纹。体侧与背同色,尾下覆羽黑褐色,腋羽棕褐色。
幼鸟
与成鸟相似,但虹膜褐色而不是血红色。
虹膜血红色。嘴绿褐色,端部色淡,基部有红斑,此红斑在繁殖期更鲜艳。腿和脚暗红色至鲜红色。
分布范围
?编辑 黑尾苦恶鸟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2]
中国分布在四川(峨边、凉山、乐山市金口河区瓦山)、贵州(江口)、云南(新平、耿马、腾冲、丽江)和西藏(察隅、墨脱、门隅、洛瑜)。[1]
生活习性
?编辑 黑尾苦恶鸟是高地物种,生活在海拔1 000~3 600 m处,也可生活在较低地带,在云南为海拔400~2 500 m,
黑尾苦恶鸟 在西藏为海拔2 500 m以下。栖息于水稻田中或其周围的小片树林、小片的沼泽地和林中小溪,有树遮荫的岸边和有草的池塘,通常在植物浓密处隐蔽,在开旷地觅食。喜欢在一边有植物覆盖,另一边有开阔草地的溪流活动,其生活习性很像红脚苦恶鸟。晨昏从隐蔽处出来在草地上觅食,稍有惊动即逃到水中游泳、潜水,或飞到对岸隐蔽。受惊时跑动的姿势为头和尾向下大步奔跑,平时则为颠簸慢行。不善鸣叫,即使在繁殖季节也是如此。杂食性,吃蠕虫、软体动物、昆虫和沼泽地植物的种子。啄食时动作迅速,双翅下垂,尾竖立并频繁摆动,也能在人类生活区附近的开阔地觅食。[1]
生长繁殖
?编辑 国内未见有繁殖的记载。5月中旬至8月底在印度繁殖,8月上旬在泰国西北部的因他暖山见到2只成鸟和3只幼鸟(del Hoyo et al.,1996)。巢建在林下灌木周围的潮湿地面上,或建在灌木上、树上,离地面1~2 m,最高为7 m,也建在被水稻田包围的、或水稻田与水稻田之间的小片沼泽地中。单配制,两性共同筑巢。巢粗放,用细树枝和杂草松散搭成。每窝产卵5~8枚,雌雄轮流孵卵。卵很像红脚苦恶鸟的,但颜色更鲜艳。8枚卵的大小平均为33.9 mm×26.1 mm,最大36.3 mm×25.3 mm和35.3 mm× 27.0 mm,最小31.3 mm×26.1 mm和32.3 mm×25.1 mm(Baker,1929)。
迁徙特性
?编辑 在云南省虽为留鸟,但在哀牢山者龙进行鸟类迁徙研究时,曾在夜间捕获此鸟,说明黑尾苦恶鸟也有一定的迁徙性。在贵州为旅鸟或留鸟。在越南北部和老挝仅有冬季记录,季节性扩散不明。数量稀少,未见有数量统计报道,在中国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