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腰雨燕(学名:Apus affinis),背和尾黑褐色,微带蓝绿色光泽。尾为平尾,中间微凹。腰具白色,羽轴褐色,尾上覆羽暗褐色,具铜色光泽。翼稍较宽阔,呈烟灰褐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脚和趾黑褐色。主要栖息于开阔的林区、城镇、悬岩和岩石海岛等各类生境中。成群栖息和活动。有时亦与家燕混群飞翔于空中。营巢于岩壁、洞穴和城镇建筑物上。常成对或成小群在一起营巢繁殖。巢多筑于房屋墙壁、天花板、洞壁和岩壁上。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中文学名小白腰雨燕 拉丁学名Apus affini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雨燕目 科雨燕科 属雨燕属 种小白腰雨燕 英文名Little Swift 英文名House Swift 目录1 外形特征
2 分布范围
3 生活习性
4 繁殖方式
5 亚种分化
6 种群现状
7 保护级别
外形特征
?编辑 小白腰雨燕 (5张)
额、头顶、后颈和头侧灰褐色,背和尾黑褐色,微带蓝绿色光泽。尾为平尾,中间微凹。腰具白色,羽轴褐色,尾上覆羽暗褐色,具铜色光泽。翼稍较宽阔,呈烟灰褐色。肩灰褐色,三级飞羽微带光泽。颏、喉灰白色,颊淡褐色。其余下体暗灰褐色。尾下覆羽灰褐色,嘴黑褐色,跗跖前面被羽,颜色灰褐色。[1]
幼鸟与成鸟相似。但头部灰褐色稍淡,具淡灰褐色羽缘,下体暗褐色,具灰白色羽缘和微具光泽;腰、颏、喉羽干纹不明显。[1]
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脚和趾黑褐色。[1]
大小量度:体重雄性 25~31克,雌性30~31克;体长雄性113~140毫米,雌性110~122毫米;嘴峰雄性 6~7毫米,雌性6毫米;翅雄性132~136毫米,雌性130~138毫米;尾雄性49~54毫米,雌性49~54毫米,跗跖雄性9~11毫米,雌性9~10毫米。[1]
分类系统: Animalia:动物界 - Chordata:脊索动物门 - Aves:鸟纲 - Apodiformes:雨燕目 - Apodidae:雨燕科 -Apus:
学名: Apus affinis subfurcatus(Blyth,)
中文名: 小白腰雨燕
中文拼音: XiǎoBáiYāoYǔYàn
分类等级: 亚种
国家保护级别 不祥
CITES公约级别 未定
IUCN红色名录等级 未予评估(NE)
红皮书等级 未定
中国特有 是
俗名信息 House Swift-语言:en
家雨燕(JiāYǔYàn)-语言:zh-CN
台燕(TáiYàn)-语言:zh-CN
分布范围
?编辑 分布图 世界分布:分布于中国、非洲、伊朗、印度、中南半岛和菲律宾。[1]
中国分布:分布于四川西南部盐源,云南西双版纳,贵州望谟,广西、广东、香港、海南岛、福建和台湾。[1]
生活习性
?编辑 主要栖息于开阔的林区、城镇、悬岩和岩石海岛等各类生境中。成群栖息和活动。有时亦与家燕混群飞翔于空中。飞翔快速,常在快速振翅飞行一阵之后又伴随着一阵滑翔,二者常交替进行。主要以膜翅目等飞行性昆虫为食。多在飞行中捕食。[1]
在傍晚至午夜和清晨会发出比较尖的鸣叫声。
繁殖方式
?编辑 繁殖期为4~7月。营巢于岩壁、洞穴和城镇建筑物上。常成对或成小群在一起营巢繁殖。巢多筑于房屋墙壁、天花板、洞壁和岩壁上。巢多用木棉花絮,羽毛、芦苇花絮,种毛和泥土粘结而成;也有用唾液粘结的。巢的形状有碟状、杯状、球状等类型,视营巢环境而变化。巢外径12~20厘米,内径7~10厘米。巢极柔软、光滑、特别是巢口。巢内常垫有细草茎和羽毛。每窝产卵2~4枚。卵的大小为21~26×14~16毫米,平均22.7×15.0毫米。雌雄轮流孵卵。[1]
亚种分化
?编辑 拉丁学名 命名人及时间
1. Apus affinis galilejensis Antinori, 1855
2. Apus affinis aerobates Brooke, 1969
3. Apus affinis bannermani Hartert, 1928
4. Apus affinis theresae Meinertzhagen, 1949
5. Apus affinis affinis J. E. Gray, 1830
6. Apus affinis singalensis Madará[1] sz, 1911
[3]
种群现状
?编辑 留鸟,种群数量稀少,应严格保护。[1] 该物种分布范围非常大,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4]
保护级别
?编辑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5]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