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胁绣眼鸟,学名Zosterops erythropleurus ,俗名白眼儿、粉眼儿、褐色胁绣眼、红胁白目眶、红胁粉眼,雀形目、绣眼鸟科、绣眼鸟属。中等体型与暗绿绣眼鸟及灰腹绣眼鸟的区别在上体灰色较多,两胁栗色(有时不显露),下颚色较淡,黄色的喉斑较小,头顶无黄色。主要分布在东亚、中国华东、华南及印度支那。繁殖于中国东北,越冬往南至华中、华南及华东。地区性常见于海拔1000米以上原始林及次生林。有时与暗绿绣眼鸟混群,在野外喜欢吃小虫和甜食。
中文学名红胁绣眼鸟 拉丁学名Zosterops erythropleurus 别 称白眼儿、粉眼儿、褐色胁绣眼、红胁白目眶、红胁粉眼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绣眼鸟科 属绣眼鸟属 种红胁绣眼鸟 目录1 外形特征
2 栖息环境
3 生活习性
4 分布范围
5 饲养
6 保护
外形特征
?编辑 红胁绣眼鸟 中等体型(12厘米)的绣眼鸟。与暗绿绣眼鸟及灰腹绣眼鸟的区别在上体灰色较多,两胁栗色(有时不显露),下颚色较淡,黄色的喉斑较小,头顶无黄色。
虹膜-红褐;嘴-橄榄色;脚-灰色。[1] 叫声:本属特有的嘁喳叫声dze-dze。[1] 栖息环境
?编辑 主要栖息于果树、柳树、槭树等阔叶树、针叶树以及园
红胁绣眼鸟 (24张)
庭花木、高大行道树以及以至竹林间。[1] 生活习性
?编辑 有时与暗绿绣眼鸟混群,在野外喜欢吃小虫和甜食。[1] 分布范围
?编辑 东亚、中国华东、华南及印度支那。
红胁绣眼鸟 (6张)
繁殖于中国东北,越冬往南至华中、华南及华东。地区性常见于海拔1000米以上原始林及次生林。[1] 分布于前苏联、朝鲜、缅甸、中南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黑龙江、吉林、河北、辽宁、山西、陕西、甘肃、四川、西藏、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贵州、云南等地。
饲养
?编辑 红胁绣眼鸟 常备饲养配制:磨细的玉米面(或鸡用混合料面)和熟鸡蛋黄(或生花生粉)各半,加百分之五的食糖搓匀或研匀。红胁绣眼鸟喜欢吃昆虫和水果,可以适当地补充一些活的昆虫,幼虫,蛹及水果类和熟的甘薯。水果宜切成大块喂,便于及时取出,防止鸟吃变质的碎渣。
一般都是选两只雄鸟或雌雄一对饲养,成对会唱。为了让它在灯下歌唱,白天可不打开笼套。
保护
?编辑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