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腰文鸟(学名:Lonchura striata)是小型鸟类,体长10-12厘米。上体红褐色或暗沙褐色、具白色羽干纹,腰白色,尾上覆羽栗褐色,额、嘴基、眼先、颏、喉黑褐色,颈侧和上胸栗色具浅黄色羽干纹和羽缘,下胸和腹近白色,各羽具“U”形纹。相似种斑文鸟腰不为白色,羽色亦不同。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性好结群,除繁殖期间多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群,常成数只或10多只在一起,秋冬季节亦见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群的结合较为紧密,无论是飞翔或是停息时,常常挤成一团。主要以稻谷、谷粒、草子、种子、果实、叶、芽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少量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分布于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
中文学名白腰文鸟 拉丁学名Lonchura striata 别 称白丽鸟、禾谷、十姊妹、算命鸟、衔珠鸟、观音鸟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文鸟科 属文鸟属 种白腰文鸟 亚 种6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66 英文名称White-rumped Munia 目录1 形态特征
2 栖息环境
3 生活习性
▪ 迁徙
▪ 习性
▪ 食性
4 分布范围
5 繁殖方式
6 亚种分化
7 种群现状
8 保护级别
9 饲养管理
形态特征
?编辑 白腰文鸟 (17张)
白腰文鸟雌雄羽色相似。额、头顶前部、眼先、眼周、颊和嘴基均为黑褐色,头顶后部至背和两肩暗沙褐色或灰褐色、具白色或皮黄白色羽干纹。腰白色,尾上覆羽栗褐色具棕白色羽干纹和红褐色羽端。尾黑色,先端尖,呈楔状。两翅黑褐色,翅上覆羽和三级飞羽外表羽色同背,但较背深,亦具棕白色羽干纹。耳覆羽和颈侧淡褐色或红褐色、具细的白色条纹或斑点。颏、喉黑褐色,上胸栗色,各羽具浅黄色羽干纹和淡棕色羽缘,下胸、腹和两胁白色或灰白色,各羽具不明显的淡褐“U”形斑或鳞状斑;肛周、尾下覆羽和覆腿羽栗褐色,具棕白色细纹或斑点。[1] 幼鸟上体淡褐色或灰褐色,各羽均具白色或棕白色羽干纹,腰灰白色,尾上覆羽浅黄褐色具褐色弧状纹和近白色羽干纹。颏、喉淡灰褐色或灰色、具浅褐色弧状纹,胸、尾下覆羽和覆腿羽淡黄褐色,各羽具浅褐和灰褐相间的弧状纹,腹、两胁灰褐沾黄,其余似成鸟。[1] 虹膜红褐或淡红褐色,上嘴黑色,下嘴蓝灰色,跗蹠蓝褐或深灰色。[1] 大小量度:体重♂9-15g,♀9-15g;体长♂99-120mm,♀99-128mm;嘴峰♂10.3-12mm,♀10-11.8mm;翅♂47.7-55mm,♀48-54mm;尾♂36.8-52mm,♀38.5-51mm;跗蹠♂12-15.8mm,♀12-16.2mm(华南亚种)。(注:♂雄性;♀雌性)[1] (注:白腰文鸟图册网址[2] )
栖息环境
?编辑 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尤以溪流、苇塘、农田耕地和村落附近较常见,常见于低海拔的林缘、次生灌丛、农田及花园,高可至海拔1600米。很少到中高山地区和茂密的森林中活动。[1] 生活习性
?编辑 迁徙
留鸟。[1] 习性
性好结群,除繁殖期间多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群,常成数只或10多只在一起,秋冬季节亦见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群的结合较为紧密,无论是飞翔或是停息时,常常挤成一团。常在矮树丛、灌丛、竹丛和草丛中,也常在庭院、田间地头和地上活动,晚上成群栖息在树上或竹上。夏秋季节常与麻雀一起站在稻穗和麦穗头上啄食种子,有时还成群飞往粮食仓库盗食,故有 ‘偷仓’之称。冬季群居在旧巢中,一般10只或10余只同居一旧巢,故又有‘十姐妹’之,称。常站在树枝、竹枝等高处鸣叫,也常边飞边鸣,鸣声单调低弱,但很清晰。其声似 ‘嘘、嘘、嘘、嘘’,多4-5声一度,声声分开,急速而短,受惊时鸣声更尖锐而短促。飞行时两翅扇动甚快,常可听见振翅声,特别是成群飞翔时声响更大,快而有力,呈波浪状前进。性温顺,不畏人,易于驯养。经过驯养的鸟非常眷恋人和它栖居的笼子,常常打开笼门也不飞,或站到人的手上,也能教会它做些简单的动作。过去有人利用它这一特性,训练它占贴、卜卦、骗取钱财。[1] 食性
野生白腰文鸟以植物种子为主食,特别喜欢稻谷。在夏季也吃一些昆虫和未熟的谷穗、草穗。[1] 分布范围
?编辑 世界分布:分布于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
中国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华南各省,北抵陕西南部、河南南部、安徽和江苏等省南部,西至四川、贵州、云南,南至广西、广东、香港、福建、海南岛和台湾。华南亚种swinhoei见于中国南方大部地区包括台湾;云南亚种subsquamicollis 于云南及台湾的热带区。[1] 白腰文鸟分布图 繁殖方式
?编辑 白腰文鸟在中国的繁殖期持续时间较长。在四川成都地区,3月中旬即开始营巢繁殖,而在贵州,4月和9月均分别采得有卵的巢;在广东亦是到10月末繁殖才结束;在福州繁殖期甚至从2月到11月。或许1年繁殖2-3窝甚至4窝。营巢在田地边和村庄附近的树上或竹丛中,也在山边、溪旁和庭院中树上或灌丛与竹丛中营巢。距地高一般为1.5-6m,也有低于1m或高达8m的,巢置于接近主干的茂密枝权处。营巢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巢主要用杂草、竹叶、稻穗、麦穗等材料构成,随地区而稍有不同,通常就地取材,内垫以细草。巢呈曲颈瓶状、椭圆状或圆球形,若为曲颈瓶状,则开口于曲颈端部,其他形状开口于顶端侧面。[1] 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每窝产卵3-7枚,通常4-6枚。卵白色、光滑无斑,卵为椭圆形或尖卵圆形,卵的大小为5.1(14.4-18.0)mm×10.8(10.5-12.2)mm,重0.98(0.7-1.5)g。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承担。通常每1-2小时交换1次。夜间雌雄亲鸟同时栖于巢中。当亲鸟发现有危险或发现卵被侵扰过时,亲鸟则将卵挟在臀部飞往他处,或躲过危险再返回巢中,具有搬运卵的本能。也曾发现两只雌鸟同在一巢孵卵的现象,孵卵期14天左右。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轮流哺育,19天左右幼鸟即可离巢出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