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腹松鼠(赤腹松鼠),《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主要是栖居在密林中,多喜清晨、黄昏活动。外形与岩松鼠相近,耳端无簇毛,体色鲜艳,尾大。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中国约有15个亚种,其体型、颜色有较大差异。
中文学名红腹松鼠 拉丁学名Callosciurus erythraeus Pallas 别 称赤腹松鼠、刁铃、大尾鼠、红胸松鼠、乌眼眶 界动物界 纲哺乳纲 目啮齿目 科松鼠科 分布区域中国南方各省均有分布。北至河北、甘肃,西至四川。 天 敌猫、猫头鹰和蛇等 危害作物马尾松、杉木的树皮 目录▪ 形态特征
1 分布范围
2 生活环境
3 生活习性
4 生长繁殖
5 危害特点
6 治理策略
形态特征
红腹松鼠图2 红腹松鼠[2] 一般成体体长190mm至250mm,尾大,其长等于或略大于体长。前足掌裸露,有4枚指垫,2枚掌垫;拇趾退化为皱褶状肤褶。后掌蹠部裸露,具5枚趾垫,2枚掌垫。体背为橄榄黄色;毛基为灰黑色,毛端黑黄相问或全为黑色;故而可见细小的黑黄斑点。腹毛棕灰或棕黄色;毛基深灰色,毛尖浅棕色。尾毛背面与体背腹毛色泽相同,惟后部边缘为黑黄相间的毛环。两颊及吻部色淡呈灰黄色。四肢内侧为赭色。
头骨颅顶膨大,吻部狭短;颧弓平直。眶间宽阔,其宽大于鼻骨长;眶上突基部及眶缘隆起;听泡凸出,但不大。枕骨中央向后有3个突起。人字嵴明显。门齿扁而窄。第一上前臼齿呈小圆柱状,明显小于其他各齿;臼齿为低冠齿,咀嚼面有丘状突,但无中柱。[3]
分布范围
?编辑 中国南方各省均有分布。北至河北、甘肃,西至四川。
生活环境
?编辑 红腹松鼠属东南亚暖湿型树栖种类。广泛栖息于树林茂密的山区。在高大的阔叶、针叶混交林中较为常见,尤以热带雨林和沿海的丘陵、台地数量较多,危害也较突出,亦在村镇周围保护良好的树林中活动。从平地至三千公尺均可见.生活于林木区,白天活动,但集中于清晨或黄昏时刻.喜筑巢于阔叶树上,有固定的生活领域
生活习性
?编辑 主要以植物种子和果实为食。坚果、浆果如榕属树籽、黄皮、山竹子、本双子、木棉籽、芭蕉等均喜食,嗜食野荔枝。常与其他松鼠类聚集觅食,互不干扰。有时也捕食昆虫、蜥蜴、雏鸟、鸟卵等。
红腹松鼠大多在清晨与黄昏活动。天气变化常改变其活动规律,雨后活动频繁。生活在山顶的个体活动较晚。竹木与阔叶乔木混交密林及藤本植物少的地方有利于活动。大多在树上活动,很少下地。动作迅速,跳跃灵活。活动有一定的路线。筑巢于树干、树洞或树枝间,距树冠顶端约0.5m。巢内垫有软枝、杂草或枯树纤维。巢径约25cm至35cm,构造粗陋。有时亦利用废弃的鸟巢,甚至在屋檐、天花板内筑巢。在冬季,体毛换为柔软丰富的冬毛,翌年4、5月间脱换夏毛。[3]
红腹松鼠图3 生长繁殖
?编辑 每年三月,七月两次繁殖期,一般每胎产二至三只。2月至9月均可进行繁殖,越冬期间则基本停止。中国南方各地在8、9月间种群数量最高。每胎产2至4仔,偶见5仔。